技术文章

绝缘子污秽放电的过程和机理

绝缘子污秽放电的过程和机理

在线运行的绝缘子,在自然环境中,受到SO2、氮氧化物以及颗粒性尘埃等大气环境的影响,在其表面逐渐沉积了一层污秽物。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这些表面带有污秽物的绝缘子保持着较高的绝缘水平,其放电电压和洁净、干燥状态时接近。然而,当遇有雾、露、毛毛雨以及融冰、融雪等潮湿天气时,绝缘子表面污秽物吸收水分,使污层中的电解质溶解、电离,导致污层电导增加。这时,绝缘子的表面泄漏电流就会增加。由于绝缘子的形状、结构尺寸的影响以及绝缘子表面污层分布不均和潮湿程度不同等因素,使绝缘于表面各部位的电流密度不同,其结果在电流密度比较大的部位形成了干燥带。例如悬式绝缘子的钢脚附近,棒式支柱绝缘子裙和芯棒交接处。干燥带的形成促使绝缘子表面电压分布更加不均匀,干燥带承担较高的电压。当电场强度足够大时,将产生辉光放电,继而产生局部电弧。这时,染污介质的表面放电模型,相当于表面局部电弧串联着一段行层电阻。此时局部电弧有可能熄灭,也有可能发展。当局部电弧不断发生和发展,达到和超过临界状态时,电弧贯穿两极,完成闪络。

由此可见,绝缘子的污秽闪络,取决于以下四个阶段的发生和发展。即:

(1) 绝缘子表面的染污过程。

(2)绝缘子表面污层湿润的过程。

(3)干燥带形成和局部电弧过程。

(4)局部电弧发展贯穿两极的过程。

绝缘子表面沉积的污秽,来源于该地大气环境的污染(包括远方传送来的),也受大气条件的洗涤(例如,风吹和雨淋),还与绝缘子本身的结构、表面光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期的运行经验表明,城市工业区及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一般绝缘子表面的积污也多。工业规模愈大,对周围影响的范围也愈大;原电力部电力科学院等单位研究表明,对于大气扩散和传送能力强的地区、大城市工业污染扩散对电力系统污染的影响范围可达20~30km及以上;中等工业城市的影响范围可达l.0~20km;对四川盆地、长江三峡、汉中盆地等大气净化能力弱地区,城市工业污染影响范围多在10km之内。一般来说,距工业污染源愈远,影响愈弱,绝缘子表面积得的盐密值也逐渐减少。据重点工业城市对44条输电线路上绝缘子表面沉积污秽的盐密值统计,其值可用下式表达

ESDD= Ae-BL。 (10-1)

式中ESDD-绝缘子表面污秽物盐密值, mg/cm2

L-距污源的距离,m;

A.B-常数。

特别是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地区的浓雾,对绝缘子表面的污染也是明显的。研究表明,城市工业区的浓雾的雾水电导率可达。2000μs/cm左右,一次来雾可稳定地维持数小时。城市工业区的边缘及邻近农村的浓雾的雾水电导率也可达数百至1000μs/cm以上。雾对绝缘子表面的实际污染在北京地区的清河和草桥两个试验站进行了实测,其结果是,一次大、中型雾 8~10h,绝缘子表四盐密值可增加 0.01ms/cm2左右。人工模拟试验表观,当雾水电导率为2000μs /cm时,XP-160绝缘子,受雾6~10h,盐密值可增加0.03~0.04ng/cm3。雾水电导率为2000μs/cm的雾可使设备的污闪电压比蒸馏水雾下降20%左右。如果雨、雪中含有较高的电导率物质,则对绝缘子有增加污染的作用。如果是大雨,则又有洗涤绝缘子使其净化的作用,某地 10月份(雨季后测得的绝缘子表面盐密值,普遍地同年3月份(无雨积污期).低,雨水的冲洗效果都很明显,平均冲洗效率为28%。

由上所述,大气环境中充满了各种气态、液态污染物和固体微粒。固体微粒中直径较大者,在重力作用下垂直降院直径较小的微粒呈悬浮状态,也在绝缘子周围运动着。绝缘子表面污秽的积聚,一方面取决于促使微粒接近绝缘子表面的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微粒和表面接触时保持微粒的条件。

微粒在绝缘子表面上的沉积,受风力、重力、电场力的作用,其中风力是最主要的。重力只对直径较大的微粒起作用,且主要影响污染源附近的绝缘子的上表面。微粒在交流电场中作振荡运动,作用在中性微粒上的电场力指向电力线密集的一端。空气运动的速度和绝缘子的外形决定了绝缘于表面附近的气流特性,在不形成涡流的光滑表面附近(例如,XWP2双层伞型和XMP草帽型),微粒运动速度快,从而减少了它们降落在绝缘子表面的可能性。反之。下表面具有高棱和深槽的绝缘子表面附近则易形成涡流,使气流速度下降,创造了污秽沉积的有利条件。

由于风力对绝缘子表面积污起主要作用,因此,有风、无风及风大、风水均对微粒的沉积影响较大。也直接影响绝缘子上、下表面积污的差别以及带电与否对积污的影响。

另外,绝缘子表面的光洁度等也影响微粒在其表面的附着。因此,新的、光洁度良好的绝缘子与留有残余污秽的或者表面粗糙的绝缘子相比,其沉积污秽的速度应该是不同的。

(二)污层的湿润

大多数的污物在干燥状态下是不导电的,该状态下绝缘子放电电压和洁净干燥时非常接近。只有当这些污物吸水受潮。其中的电懈质电离。在绝缘子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时,绝缘子表面的闪络电压才会降低,其中闪络电压降低的程度与污层的电导率有关。

长期的运行经验表明。雾、露、毛毛雨最容易引起绝缘子的污秽放电,其中雾的威胁性最大。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统计了1970~1983年间华北地定110~220kV线路污闪跳闸,其中雾天气下的污闪占76.4%,毛毛雨占9.7%。这些气象条件之所仪容易发生污闪,是因为它们能够使污层充分湿润,使污层中前电解质完全溶解,但又不致使污层被冲洗掉。因此,污层的电导最大,污闪电压最低。

雾是由悬浮在近地面大气中缓慢沉降的微小水滴、冰晶质点或二者的混合物组成的。雾经常出现的厚度是20~50m,持续时间为1.5h至数个昼夜,雾中水滴的直径多为2~15mm,出现概率最大的是 5~10mm,含水量约为0.5~1.5g/m3。雾有多种类型,例如,北京地区采暖期辐射雾近年来出现的机率最高达55.9%,其次是平流辐射雾,机率为40.2%,平流雾占4%。其中以平流辐射雾分布范例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对输变电设备外地缘的影响最大。1990年初,华北地区持续了10多天的平流辐射雾致使华北地区的京津唐电网、河北电风、山西电网发生了大面积的的污闪事故。

雾多在夜间发生,据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于1980~1994年的统计,北京地区起雾时间多在20:00~24:00。直至凌晨,消雾时间多在9:00-12:00;山雾的持续时间多为2~8h,占54%。持续时间超过12h,占8%以上;雾的含水量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是起伏变化的,在两次对露的全过程观测中,其含水量的高峰值在凌晨5:00~7:00,这也可能是输变电设备的雾闪多发生在凌晨的原因。

露是空气中水分在温度低于周围空气对绝缘子上的冷凝物。露和雾一样,也能使绝缘子的上下表面都湿润。近年来,凝露对室内10kV设备曾造成连串的闪络事故。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雨夹雪、融雪融冰,特别是横担、架构上的融冰融雪伴随着转水顺绝缘子表面而下,也毛毛雨是稠密而细小的液体降水,随风飘浮、徐徐下降、迎面有潮湿感。其强度为00.5~4.0mm/h,概率最大的为2.0mm/h。水滴直径在。100~500mm范围内,大多数为200~400mm.降水速度不超过1m/s,降雨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毛毛雨一般仅能湿润绝缘子的上表面,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般污闪电压比雾高20%~30%。

雨一般分为大、中、小雨、中雨,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 1h的雨量为2.5~8.0mm;超过中雨的雨称为大雨,强度很大的雨每小时的降雨量达几十到几百毫米,多数雨滴的直径为1000~1400μm,雨滴的降落速度为4.0~6.0m/s。雨量10mm/h左右的雨一般可持续几小时。小雨,雨点清晰可见,无飘浮现象,1h内的降水量可达2.5mm。大雨和中雨,水滴较大,而强大,对染污绝缘子表面有湿润作用,一但冲刷。净化污秽表面的作用较大,一般污闪较少。统计表明。在城电线路38次的污闪事故中。降水量小于0.05mm/h的、(15次)占39.5%,降水量在0.05~2.00mm/h的(13次)占34.2%,二者合计占73.7%,在降水超过2.5mm/h下发生的污闪不足3%,因此,一般地说,大雨不是污秽地区绝缘子运行的危险条件。

然而,对于伞裙较密,伞伸出不长的棒型支柱绝缘子。套管等设备,特别是在久旱无雨积污较多又突然降大雨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闪络。

(三)局部电弧的产生和发展

在前面的污秽绝缘子放电过程中已经提到,运行中的污染绝缘子长期承受工作电压,在潮湿的条件下,表面污展逐渐受潮,泄漏电流逐渐增大。在电流密度比较大的部位,例如盘形悬式绝缘子的钢脚、铁帽处,样形支柱绝缘子的棒径处。污层烘干并形成干燥带。此时绝缘子承受电压将重新分配/干燥带承受很高的电压,以至出现辉光放电。随着泄漏电流的增大,辉光放电有可能转变为局部电弧,这时绝缘子表面相当于局部电弧和一串剩余的污层电阻相串联。这时的局部电弧可能熄灭,也可能发展。完全是随机的。

局部电弧的热效应,会使干区扩大,局部电弧会沿干区旋转,不断适应自己的长度。当干区扩大到电弧无法维持时,电职就会熄灭;当周句湿润的条件继续使污层电阻不断减小,泄漏电流不断增大,局部电弧的压降不断减小时,局部电弧可不断向对极发展,直至闪络。

 

发布日期:2008-6-14 【返回】

咨询电话:021-64515095 64515602 64515630 64822921 64833361 传真:021-6408648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安全交易 | 购买流程 | 如何付款 |沪ICP备05003613号 ©2008.All rights reserved.